News

首页 >> 板材新闻 >> 行业资讯
广告手机内页广告1

全球建筑用工程木制品现状

浏览次数:349来源:中国人造板发布日期:2023-03-23

202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全球森林产品利用情况,重点关注生物经济以及以可再生木材产品替代化石燃料情况,以达到实现森林为基础的循环生物经济和健康生态系统目的。本期关注全球建筑用工程木制品情况。


木材是建筑应用的传统材料之一,从锯材到结构材,有广泛的工程木制品可供建筑选择。轻型框架系统是最常见的木结构建筑,使用规格材等工程木制品,按一定的间隔放置,并固定在一起,形成地板、墙壁、楼梯和屋顶构件。由于成本优势、时效性和便捷性,轻型框架木结构常用于独栋住宅、多单元住宅、商业建筑和轻工业建筑。由于越来越多的结构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而且通常与水管设施、电力系统、油漆、地材辅料等一起运到施工现场,因此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都低于传统方式。


木结构建筑在全球的发展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美、澳大利亚、日本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虽仍将木材视为典型建筑材料,但有一些制约因素阻碍了工程木制品发展,如消费者认知偏差,认为木材是低品质材料,或将其与森林滥伐联系在一起;成本高,当采用工程木制品或更现代的建筑系统时,成本更高(防虫防霉维护等);专业施工人员匮乏,施工人员习惯了砖瓦水泥建筑;缺少专项法规和标准。


尽管如此,仍能看到一些改变,尤其是在森林覆盖率较高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生产工程木制品的公司数量持续增加,土木工程和林业之间联系紧密,产生了更多的木结构建筑。


工程木制品类型


目前,全球工程木制品有实木指接材(finger-jointed solid timber)、集成材(glued solid

timber)、层压胶合木(glued laminated timber,glulam)、轻型复合木质梁(工字梁或T型梁)、重组木(parallelstrand lumber,PSL)、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单板层积材(laminated veneer lumber,LVL)(见图1)。

195008771.png

图1 几种类型工程木制品

随着建筑行业采用工程木制品,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浪费,模块化预制建筑技术的发展,适用于任何建筑部件(包括承重结构),可高度定制化,以及拆迁时易于拆卸,工程木制品正在彻底改变木结构建筑行业。


在多层木结构建筑中可用层压胶合木和正交胶合木替换钢材和水泥等温室气体密集的建筑材料。最近一项研究估计,到2050年,使用工程木制品建造中等高度的城市建筑,每年可减少500万t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括碳储存效应),具体取决于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木材使用量以及各国推广新型建筑的速度。在建筑施工中采用正交胶合木和层压胶合木,这一趋势始于欧洲,在高层建筑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地采用预制建筑技术。


工程木制品市场行情


美国和中国是最大的2个锯材生产国,也是最重要的消费国。2019年,美国锯材表观消费量为1.02亿m3,从加拿大等国家进口锯材,2019年从加拿大进口针叶树锯材1 880万m3。中国锯材表观消费量为1.3亿m3,从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家进口锯材,2019从俄罗斯进口锯材1 150万m3,从加拿大进口锯材680万m3。


2010年至2018年初,针叶树锯材价格从约250美元/千板尺增加到接近600美元/千板尺。稍有下滑之后,价格再次稳步增长,2020年9月接近950美元/千板尺,2020年末再次跌至650美元/千板尺。美国价格增长的一个原因是,在工厂和贸易因新冠疫情临时关停后,建筑活动活跃,木材库存减少。


目前尚无其他工程木制品的生产、贸易和表观消费量的全面统计数据。通过汇总主要国家正交胶合木的已知产能,得到指示性数据,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正交胶合木总产量为250万m3。


据专家对木结构建筑潜在市场的谨慎预估,其体量相当于全球混凝土市场总量的0.1%,这表明需要生产约4 000万m3的工程木制品。因此,预计工程木制品将在未来几十年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市场驱动力及前景

由于环保、声学、隔热和其他特性,人们对木结构建筑兴趣浓厚。在推广高层木结构建筑时,许多地区都修订了相关规定,以便推广此类建筑。正交胶合木和层压胶合木潜力巨大,使木材能够用于建造高大建筑,这在以前只能采用钢材和混凝土。预计2024年正交胶合木和层压胶合木产值将达到16亿美元,主要增加的产能市场是在欧洲,也包括美国、日本和俄罗斯。


版权/免责声明:

①本站原创信息:中国板材网所有原创稿件,版权均为中国板材网 (www.10topcn.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必须以超链接注明"来源:中国板材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本网不承担其法律责任。

③中国板材网上刊登的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板材网,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④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